教学规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规范 > 正文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重要回信精神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运动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用9金4银2铜,15枚奖牌,金牌榜第三的冬奥会历史最佳成绩,交出了一分令人骄傲的答卷。2022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中国冰雪健儿代表回信,对冰雪健儿在北京冬奥会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广大青少年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一封珍贵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与期待,这份鼓励与嘱托,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回信内容,把握回信的重要精神,同时自觉将回信重要精神落实到课堂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将中国冰雪健儿展现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的梦想熔铸到共筑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之中,与时代共同奔跑,以奋斗逐梦圆梦,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一、指导思想

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广大青少年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导青少年以中国冰雪健儿为榜样,坚定理想,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2.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自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二、冬奥会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

对教师来讲,冬奥会的素材鲜活生动;对学生来讲,冬奥会的冲击直抵人心;对思政课来讲,冬奥会中“立德树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中国体育健儿将个人理想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在为国争光中成就梦想的光辉典范激发了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筑牢拼搏不屈精神,承担历史时代使命的昂扬斗志,激励青年大学生始终秉承坚韧不拔、敢打敢拼、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根,以文化自信为干,以科技强国为翼,以服务奉献为习,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思政课中我们应该利用好冬奥会元素,实现思政课育人效果。

1.“中国风”闪耀中国精神,文化自信跃然而出

从开幕式迎客松到闭幕式送别柳,再现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道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离别之情;从二十四节气到十二生肖,折射出冬去春来的时间流逝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寄托。冬奥奖牌同心圆玉璧、“冰丝带”“雪如意”“雪飞天”“雪飞燕”等比赛场馆、“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等礼仪服饰,当中国元素与冬奥元素撞个满怀,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互相融合,彰显着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散发着中华文明深切的人文情怀,这让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2.运动员续写拼搏华章,爱国主义油然而生

谷爱凌、苏翊鸣等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的精神,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意志力和愈挫愈勇、敢于突破的战斗力,是中国体育健儿拼搏背后蕴含的精神密码,是中国运动员胸怀祖国,将实现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国梦相融合的爱国情操。

3.“奥运绿”响应低碳环保,科技强国蓬勃发展

“绿色”奥运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为了实现“北京蓝”和“奥运绿”的交相辉映,科技支撑助力低碳环保,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碳中和”答卷。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碳排放几乎为零;本着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建筑理念,高标准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前所未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确保“绿电”运行,氢能大巴使用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将零排放、零污染发挥到极致。北京冬奥会一系列绿色低碳的实践,是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是绿色中国的鲜明底色,为低碳环保保驾护航的正是低碳革命的推动和低碳技术的成熟,彰显出中国科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的伟大突破。

4.志愿者俯首甘当人梯,奉献精神源远流长

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信仰,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是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当我们欣喜于冬奥冠军再创佳绩时,也将敬意的目光投向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冬奥会志愿者。有条不紊的秩序、清洁干净的场地、精准服务的餐饮、后顾无忧的生活,都离不开志愿者这个强大的后勤保障团。语言不通,他们用微笑传递信息;赛场寒冷,他们用服务温暖人心。志愿者如同奥运圣火散落的一粒粒微光,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之微火汇聚成冬奥会圣火,微火成炬,闪耀星空。这份志愿精神,是当代青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重任,担负使命的真实写照,是华夏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发出的集结号。

三、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

(1)在理想、信念、人生观专题中,增加一节,全面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奥运健儿回信的内容,让青年学生从理想、信念对人生作用的高度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引导青少年以中国冰雪健儿为榜样,坚定理想,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2)在爱国主义专题,从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北京冬奥会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阐发党中央对新时代广大青少年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殷切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自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计

(1)通过对近现代中国重大事件的梳理,把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与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伟大成就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四个自信”。

(2)利用“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革命公园”等西安本地革命场馆,组织开展以“我身边的红色故事”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和课堂演讲活动,用英烈的典型事迹教育学生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成就自己梦想。

(3)借助“西迁国学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内容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文育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设计

(1)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释伟大的体育精神,坚持以体育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2)总书记在信中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引导学生对于“生不逢时”与“生逢其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成就梦想、不负时代的激情。

(3)结合认识论部分的科学实践观相关内容,开展“青春使命”“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广大青少年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马克思对奋斗的理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奋斗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与人的主观精神直接相关,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奋斗行为和奋斗目标一致的条件下,人更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奋斗精神,主体的活动才会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

(5)“坚持健康第一,深入推进体教融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健全体教融合机制,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师资场地、评价体系的“三位一体”和面向人人、培育专长的“一体两面”推进格局。”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尊重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是进行教学改革、推动体教融合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参加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国际交流比赛,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推进思想观念变革,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6)“要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留下的精神、文化、物质遗产,加大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力度,加强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比例,大力培养冰雪竞技后备人才,进一步完善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无论是体育精神的养成,还是体育技能的提升,都需要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比赛中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取得成绩。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亦是如此,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充分的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设计

(1)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新时代取得成就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帮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解,点明成就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集体,无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对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2)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时,鼓励学生为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竞技体育运动员鏖战竞技场并摘得金牌一样勇往无前、奋斗拼搏。

(3)在讲授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时,结合本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4)在讲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时,给学生讲述冬奥会场馆建设过程中高科技的应用,完美实现了“绿色”奥运和低碳环保,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的不断成熟。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22年4月1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