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明 王文辛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为新时代不断开创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其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滋养和教育源泉。新时代思政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力量根基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要在思政课上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关于治国理政的丰富思想理念和科学思维方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政在养民”“敬德保民”等民本思想滋养了人民至上的理念,“革故鼎新”等历史经验助推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观念筑牢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理念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注重将中华民族积累的宝贵思想智慧融入治国理政具体实践,使传统治理思想绽放时代风采,进一步筑牢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在思政课上,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内在联系,丰富青少年的文化底蕴,提升青少年的政治素养,增强青少年的中国底气。
二是要在思政课上讲清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大地,科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处理好指导思想与文化根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坚持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通过对历久而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内生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迎来变革性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就,使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在思政课上,要使学生明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三是要在思政课上加强对“两个结合”中“第二个结合”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其中,“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而根深叶茂,在推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在思政课上,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征程上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就要进一步挖掘和充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提供更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更丰沛的文化滋养。
用革命文化擦亮思政课鲜红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锻造出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凝结着党的独特标识、蕴含着党的精神基因,并且随着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而积淀深厚、历久弥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以革命文化为力量根基,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要把牢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根脉,是一部需要常学、常思的大书。将革命文化注入思政课,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通过革命文化的滋养,使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理想信念成为学生心中最闪亮的指路明灯。
其次,要注重知行合一。办好思政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要坚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改变以往单调、乏味、说教的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把抽象深邃的思想理论讲授得更加情真意切、鲜活丰满,让教学内容红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政治导向亮起来。另一方面,要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通过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走访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文化的实质和内涵。
最后,要加强创新。传承革命文化,要顺应新时代、面向新青年、把握新潮流,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要着力发掘革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育人功能,综合运用史料,讲清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民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力量。要通过整合利用多元教学资源,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用活用好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历程中感悟精神品格、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起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心和决心。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思政课时代生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凸显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理论层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层面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扣时代脉搏。新时代思政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科学行动指南。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在思政课上全面系统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要义与宏阔视野,由文本观照实践,以实践推进认识,在认识与实践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
第二,助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使之成为学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故事,讲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新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征程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厚植思政课育人情怀、永葆思政课鲜亮底色、涵育思政课时代生机,推动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